人才培養

培養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培養方案 - 正文

2021電氣學院培養方案

編輯:admin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16:38 點擊:[]審核人:

一、學院簡介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成立于1975年,是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成立最早、發展最快的教學院之一。學院下設電氣工程系、電信與遙感工程系、自動化系和電力裝備智造産業學院。共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人工智能、遙感科學與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及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2個專科專業,現在校生1737人。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師風好、學曆職稱及年齡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73人(含歸口),其中教授11人(含三級教授3人)、副教授20人、博士17人,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碩士生導師10人,入選湖北省青年英才開發計劃1人,聘有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1人、校“東楚學者”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各1人、“東楚學子”計劃2人。多名教師先後赴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美國裡海大學、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等國外高校訪學,學院還定期邀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加拿大皇後大學等國内知名學者以及企業界專家來校學術交流。擁有“多節點光伏發電能量管理系統”、“充放儲一體化電站功率調節及能量管理系統研究”等2個省級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電氣工程教學團隊入選湖北省優秀教學團隊。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入選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省級品牌建設專業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自動控制理論》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為省級精品課程、《電工電子技術與現代生活》為省級視頻公開課程、《電路理論》為省級一流課程。

學院建有湖北省智能電力電子裝置中小企業研發推廣中心、湖北省智能物流輸送裝備工程實驗室、湖北省校企共建自動化倉儲物流研發中心、黃石市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黃石市新能源微電網互聯校企共建研發中心、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浙江永嘉研究院等省市級科研平台;擁有湖北省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湖北省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及電工電子、自動控制、通信原理等30餘個實踐實驗教學場所,教科研設備2731台(套),總值2500餘萬元。

“電氣工程”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近年來,學科團隊成員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黃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項目立項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7項、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4項、湖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同30多家企業開展産學研合作,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13項。

辦學四十五年來,學院培養畢業生萬餘人,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均有突出表現。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奪得省“TI”杯2次;“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湖北省金獎2項、銀獎3項、銅獎4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二等獎2項、湖北省一等獎4項;第三屆國際大學生創新比賽中獲國際創新人才獎;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4項;“創客中國”先進制造創新創業大賽獲二等獎(獎金10萬);在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能車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十三五”期間,學生考研錄取231人,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錄取234人,年均就業率達94%以上。

二、專業簡介(按專業類順序

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代碼:080601)

專業定位:立足黃石、服務湖北、面向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紮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基礎知識和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電力裝備和電氣控制等電氣工程相關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産品開發,系統運行維護、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曆史沿革:本專業始于1975年學校建校開辦的工業電氣自動化專科專業,1987年增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科專業。1997年與湖北工業大學聯合培養開辦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2002年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2008年獲批湖北省品牌建設專業,2012年獲批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9年入選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在202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全國大學最新排名中排名第136名。

特色優勢:

1)在長期辦學中形成了完善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在46年的專業辦學中,長期堅持“實踐優先”的傳統,形成了“愛專業、愛動手”的濃厚氛圍。很多畢業生都創辦了電氣相關企業,在校學生熱衷于參加電子技術協會、自動化協會的學生學科實踐活動和各類學科競賽活動;課内教學中集中性實踐教學學分達40學分,十分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訓練。

2)在培養方向上形成了電力行業特色。很多校友企業就是生産電力裝備,這些企業與學院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專業人才培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湖北網安、湖北大禹、南京正銳等三家校友企業聯合創立了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電力裝備智造産業學院。人才培養中十分重視電力特色,每年考上國家電網的學生人數在湖北省屬高校中排名第三,僅低于三峽大學和湖北工業大學。

2. 自動化(專業代碼:080801)

專業定位:立足黃石、服務湖北、面向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紮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基礎知識和自動化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工業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産品開發,系統運行維護、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曆史沿革:本專業始于1975年學校建校開辦的“工業電氣自動化”專科專業,2009年“自動化”專業開始招生。

特色優勢:

1)形成了完善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在學院46年的辦學過程中,長期堅持“實踐優先”的傳統,形成了“愛專業、愛動手”的濃厚氛圍。自動化專業學生熱衷于參加自動化協會、電子技術協會組織的學科實踐活動和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人才培養方案具有應用型特色,其中集中性實踐教學學分達40學分,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訓練。

2)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機制健全。自動化專業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參與率超過85%,學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參加自動化協會和電子技術協會,學校每年對這兩個協會的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支持經費超過十萬元,形成了“老師指導、學長引導、同學幫助”的運行機制,在大學生“挑戰杯”、“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飛思卡爾”杯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等學生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3.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代碼:080701)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工程技術應用能力,能在電子與信息工程領域中從事設計、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專業培養特色:本專業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以就業為導向,積極培養專業基礎實、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适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多年建設形成如下的教學特色:

1.構建地方本科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包括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内容、課程體系,充分體現“通識教育基礎上的應用型專業教育”和高素質、多樣化的人才培養要求,強化專業基礎課平台建設,精選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幹課程,更新教學内容,優化課程體系,以及專業互補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滿足了基層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标的要求。

2.為适應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及其産業特點,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地方電子信息産業的相結合,有針對性的開設相關課程及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學校的所學能更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争力。

3.強化教學過程中的工程教育,将知識的傳授與解決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相結合,将知識課堂變成能力課堂。此外,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工程教育培養效果。借助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智能車競賽等平台,開展普遍參與的競賽輔導、選拔等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素養。

4. 通信工程(專業代碼:080703)

通信工程是一門以通信、電子、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研究通信理論、通信系統、通信設備以及信息系統,側重于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号處理的原理和應用的學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系統掌握現代通信技術,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工程技術應用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立足地方、服務湖北,為适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總目标,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中的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在電子信息相關領域從事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生産、應用、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5. 人工智能(專業代碼:080717T)

專業定位: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标“人工智能+電類”為重點,立足黃石,圍繞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新模式開展智能制造新技術集成應用提升改造傳統産業、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産業

曆史沿革:根據《教育部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新增人工智能專業,2021年人工智能專業開始招生。

特色優勢:

1)形成“人工智能+電類”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學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運用人工智能的基本模型、原理與方法,設計有效的“電類”專業技術智能解決方案并能從事相關應用開發的能力。畢業生可在互聯網行業從事搜索推薦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智能制造、汽車、安防監控、醫療領域從事相關産品研發、應用和管理的工作,如互聯網/搜索方向智能制造/機器人方向公關安全/安防監控計算機視覺汽車/無人駕駛醫學/圖像處理教育/培訓學術/科研方向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可繼續攻讀人工智能及相關學科高層次專業學位。

2)2020年,專業基礎設施和實訓平台投入實驗室建設400萬元。整合基礎實驗,構建專業基礎實驗平台,确保能開出所有專業實驗教學課程;構建校内工程實訓平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校外依托行業聯合企業,增加穩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同時兼顧科研,構建應用型科研實驗平台和學生創新制作平台,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畢業設計以及教師科研乃至以後的學科建設服務。

6.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1202)

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利用非接觸傳感器來獲取目标的時空信息,并對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釋,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标對象的幾何和物理特征信息,實現研究目标空間形狀、位置、性質、變化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的一門現代應用技術科學。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愛國情懷和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堅實的科學和人文素養、深厚的數理基礎和熟練的計算機開發能力,掌握遙感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具有空間信息獲取、處理、分析和應用的專業知識,具備研究與解決遙感科學與技術類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的複合型高級技術應用人才。


培養方案負責人: 潘超
培養方案審核人: 電氣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培養方案制訂人: 陳學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黃磊自動化專業)

章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齊海兵通信工程專業)

康順人工智能專業)

鄧連生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